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 

 

一个辍学生,如何成长为商业大亨?

近期《少帅》热播,坊间又掀起一阵民国风。

 

正好,今天咱也来聊聊一位民国的企业家,在没有巴菲特,索罗斯的年代里,他就把“组合投资”玩到了极致。而这个朴素的理念,也贯穿其一生。

 

他叫刘鸿生,上海人。从一个辍学生,一路打拼,成为商业大亨,名动全国。

刘鸿生从做煤炭销售起家,后又陆续开办火柴厂,水泥厂,纺织厂,又同时涉足码头,银行,保险等行业,横跨数十个领域,直接投资或参与投资的企业达70多家。鼎盛时期,他被称为中国的“煤炭大王”“火柴大王”“毛纺大王”。

 

把饼摊大不难,但能在各个领域都做到顶尖,殊为不易。

 

在写给儿子的信里,他提到:“我并没有让我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,那就是说,所有我的资财都是分开投资的。如果一个企业组织亏损了,其余的还可以赚到大量利润。”

 

(上述讲话援引自文章《“火柴大王”刘鸿生》;作者:卢小伟)

 

 

在雇人方面,刘也是与众不同。

 

办火柴厂需要核心技术,他高薪聘请留洋博士;办码头公司需要摆平各方关系,他请地痞头子担任总经理;办水泥厂需要和官府打交道,他请前财政厅要员担任厂长。

 

如果把刘鸿生手下的雇员看做一个组合,那绝对是三教九流,全数凑齐。而背后,既需要对各类人有充分的了解,才能按照不同岗位的属性,合理安排人员。其次,还需要宽广的胸怀,周旋的智慧,才能让这些人为其卖命。

 

刘鸿生说过:“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。好人有好人的本事,坏人有坏人的用处;全才有全才的优点,偏才有偏才的长处;文有文的一套,武有武的功夫。关键在于你得善于使用,把各种人放在适当位置上,注意扬其所长,避其所短。”

 

(上述讲话援引自文章《刘鸿生之红黑两道》;作者:古月)

 

 

在子女教育问题上,刘鸿生更是将“组合投资”的理念发挥到极致。

 

他有十个儿子,三个女儿,全部送到国外留学,四个儿子留美,四个儿子留英,两个儿子留日,三个女儿分别留美,英,日;其次,根据个人所长,分别安排儿子们学习经济,法律,银行,管理,工程,会计,机械等专业,女儿则主攻家政,营养等学科。回国后,再全部送往基层岗位加以历练。

 

刘鸿生说:“将来不管哪一国的势力来统治,我总有我的子女出来应付局面。我将不惜工本让他们学成世界上最有用的学问,回国以后,可以分别负责经营我的企业。”

 

(上述讲话援引自文章《图说企业家:“企业大王”刘鸿生》;作者:综合)

 

 

经过抗日战争和国民党的轮番洗劫,1956年公私合营时,刘氏企业资产仍然达到2000多万元,全国范围内,仅次于荣氏家族;刘鸿生13个子女,无一骄奢、庸碌。

 

刘鸿生说:“我这一生,最自豪的就是办企业和教育子女。”

 

(上述讲话援引自文章《“火柴大王”刘鸿生》;作者:卢小伟)

 

财子谈谈自己的看法:

 

其一,组合投资,绝不是简单的拼凑,对不同部分的深入理解,是其重要的前提。刘鸿生的成功,便是基于对不同行业,三教九流的深入了解,才能在不同的领域都做到拔尖。

 

其二,许多人动辄把“组合投资”挂在嘴边,以为时髦,却不知其真意义,无法彻底的实行,反观刘先生的一生,从兴办企业,选用人才,到子女教育上,他对这个理念都能“一以贯之”,就算放到现在,也找不出几个。

 

 


本文为财子佳人原创作品。图片来源:百度图片;参考资料:文章《刘鸿生之红黑两道》《“火柴大王”刘鸿生》《刘鸿生 从洋买办到实业大亨》;(凤凰卫视)纪录片:《沉浮:回望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家(刘鸿生篇)》;风险提示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任何承诺与保障。过往表现并不保证未来业绩,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;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财子佳人

财子佳人

277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说人话的投资小报 微信公众号:财子佳人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