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哪方获胜,受伤的都是公司。
近期国泰君安宏观策略团队“内讧”事件,让观众见识到了“骂人不带一句脏话”的本事。
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几宗不同量级的券商内讧事件,回顾事件,财子发现:不管哪方获胜,受伤的都是公司。作为局外人,我只能感叹: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
(备注:以下事件过程与相关细节来源均为公开媒体报道。)
一项评选引起的内讧
一项“年度经济学家评选”成为事件的导火索。
国泰君安是少数同时拥有两个宏观策略团队的券商,一队由任泽平带头,曾经的牛市旗手,一队领导是林采宜,曾经呼吁“卖房炒股”的经济学家。
近期,两人同时参加了此次评选。
评选前期,林的下属发信息给林拉票,但署名的时候,把任泽平的名字也写进去了。这件事引起任的不满,并发表声明:以后不要把任泽平和林采宜两个团队并列。“犀利又文艺”的事件声明也迅速在各大财经媒体刷屏。
局外人大为不解,署个名字就这么大火气划清界限?背后是否另有缘由?
援引《第一财经日报》的观点:这场风波一定程度与国泰君安的历史有所牵连,任泽平与林采宜在工作职能上的交叉或许才是这场内讧背后的炸弹。
业务与内控的斗争
业务部门和内控部门的斗争从来不会停止。
2011年,证券行业监管力度加大,光大证券成立资本市场部,以熊国兵为首,负责项目质量把关和风险控制等工作。这可能触及到了一些人的利益。
“因为员工基本是新人,在项目审核中过于严格,引发了一线业务人员的不满。”(内容来源:投资者报)
2013年,天丰节能造假案曝光(由光大证券保荐的天丰节能,在财务核查中被发现银行流水造假,可能受到证监会处罚),矛盾彻底激化,多名保荐人纷纷离职。
这并非个例,2011年,胜景山河造假案发后,薛荣年因不满平安证券加强内控力度,对项目审查更加严苛,遂辞职转投华林证券。
业务要量,内控要质,不同职能注定了两者的对立。
两个股东的掐架
“两兄弟”公开撕逼在证券业并不多见。
北大方正是方正证券的大股东,政泉控股是民族证券的大股东,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后,政泉控股成了老二。
去年11月,政泉控股突发声明:指北大方正CEO李友和副总裁郭旭光涉嫌利用内幕交易,买卖北大医药(00788)股权,获利3.55亿元。声明一出,业界哗然。(新闻来源:腾讯财经)
后院着火,兄弟反戈,业界也纷纷看起了热闹。援引腾讯财经报道:双方的反目,正是源于方正证券重组时,双方产生的矛盾:或意在争夺董事会席位。
最新的消息是:政泉控股持有方正证券21.86%股份已全部被司法冻结,冻结期限自2015年8月11日至2017年8月10日。(消息来源:中国证券报)
唉,既然不适合,就不要拜把子嘛。
受伤的总是公司
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
财子斗胆猜测,上述几个案例,只是证券公司内讧的冰山一角,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斗争。内讧原因尽管各不相同,或因为历史遗留问题,或因为公司制度不完善,或因为内部利益纠纷。
但不管哪一方取得胜利,随之带来的人员动荡,名誉受损和业务流失,最后受伤的总是公司。
本文为财子佳人原创作品。图片来源:百度图片;风险提示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任何承诺与保障。过往表现并不保证未来业绩,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;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