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假不息,忽悠不止
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案例:万福生科。
当年万福生科上市,可是顶着“稻米精深加工第一股”的帽子,多家券商看好。后面剧情大反转,一系列造假案被公诸于众。
万福生科上市前已涉及造假:2008-2012年,披露的十个大客户,六个存在或涉嫌虚假交易,虚增收入行为。
上市后,它的造假之路远未结束:
其一,虚增产品毛利率:“麦芽糖浆”等产品毛利率虚增额度达2-4倍。
其二,虚增产品收入:虚增额度达5-7倍,最离谱的产品“麦芽糊精”,收入虚增超过100倍。
其三,虚构大客户收入:虚增额度达6-10倍,最夸张的是:“一家注册资本仅有两万元的小商铺可以向万福生科累计采购1.06亿元的大米。”
2012年其中报营业收入:2.7亿元,更正后:8217万元,虚增1.8亿元。
此后,万福生科股价一度从34.89元跌至5.88元,跌幅达83%。
当我们回溯历史,万福生科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”。
从银广夏的沙漠种药材,蓝田股份的洪湖养甲鱼,绿大地的苗木骗局,再到万福生科的大米闹剧,同样的舞台,相似的剧情,只不过换了另一批主角,另一套说辞。
本质没变。
就是欺负你不懂
为何造假事故频频扎堆农业类公司:
其一,农业税收优惠大,造假成本低。
企业如果虚构销售收入,税收一般逃不掉。中国近年来实施了大量农业税收优惠政策。譬如我是养鱼的,种大米的,我虚构个几千万销售收入出来,要交的税很少,或者根本没有,造假成本自然大大降低。
其二,农副产品交易分散,现金比例结算高,难辨真假。
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,都是跟小农户采购,这个群体数量庞大,而且多采用现金交易,直接跨过银行转账这道坎,其成本和收入的真实性自然难以甄别。
其三,农产品的数量难以核查。
湖里有多少甲鱼,山上有多少树苗,海里有多少扇贝,我们根本无法计算清楚。而不可知的自然灾害,又给上市公司造假提供了天然的屏障。
譬如獐子岛一纸公告,价值8个亿的扇贝“游走了”,你总不能让证监会的人,或者审计员,潜到水底,一个个数吧。
一句话:就欺负你不懂。
亲,三思而后行
最后,给各位几个小贴士:
其一,关注毛利率。如果该公司毛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毛利率,客官就要当心了。当年银广夏的毛利率一度高达60%。
其二,关注企业短期偿债能力。有一个简单的式子:流动比率=流动资产/流动负债。当年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一度只有0.77%,说明公司的资金已经十分紧张。
其三,强烈建议,各位在投资农业类上市公司,一定要三思而后行,毕竟水太深。
“你真不知道里面有几条鱼。”
本文为财子佳人公众号原创作品。图片来源:昵图网;风险提示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任何承诺与保障。过往表现并不保证未来业绩,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;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
0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