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借壳上市不是万灵药,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”

给企业买个“户口”

 

股市是一个能让你前三分钟乐开怀,后三分钟哭成狗的地方。

 

比如最近手上重仓了宏达新材的股民,估计都吃不下饭了。因为最新的消息是:分众传媒可能放弃借壳上市宏达新材,转战战略新兴板。

 

今天我们来聊聊借壳上市这个话题。什么是借壳上市?

 

打个比方:隔壁家老王,不小心生了第三胎,上户口成问题。无奈只能出万把块,把小孩户口“寄存”在朋友那里。中国证券市场实行核准制,企业上市,就跟老王给小孩上个户口一样难。同时,又有一些业绩差强人意的上市公司在“混日子”,于是,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其股权,注入自己的业务和资产,实现“曲线上市”。

 

借壳上市,通俗理解,就是掏钱买一个“户口”。

 

 


曲线上市,方便融资

 

什么公司容易成为“壳资源”呢?

 

一般而言,“壳公司”有如下特征:所处行业多为夕阳行业,主营业务增长缓慢,甚至在亏损边缘,股本小(海通证券一项研究表明:最近两年的借壳上市案例,壳公司市值均小于40亿,10-20亿占比最高),股权结构单一(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)。

 

借壳上市的好处显而易见。

 

第一,相比IPO,借壳上市的审批手续相对简单,大大缩短了企业的时间成本。

第二,壳公司注入非上市公司优质资产,盈利能力“提高”,股价也跟着上去。

第三,最重要,非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公司,可以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融资

 

说到底,花了一大笔钱,是为了圈更多的钱。

 


小心,竹篮打水一场空

 

然而,借壳上市不是万灵药,潜在问题一堆,更可能让投资者 “空手而归”。

 

其一,壳资源不好找,还贼贵。

 

想上市者众,壳资源稀缺,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

 

据东方花旗证券的沈一冰统计:“截止2015年6月,剔除创业板,目前中国市场大股东持股超过40%,市值低于40亿的公司只有47家,其中还包括了那些借壳流程冗长的国资控股上市公司,实际可用的壳资源很少,所以代价越来越高昂。”(海通证券一份报告指出:现在主流的壳费:2亿—6亿元)

 

一位券商人士称:“IPO要是没那么多道坎儿,我想没有公司会选择借壳。”

 

其二,借壳上市门槛越来越高。

 

这两年,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借壳上市的限制:创业板明确不能借壳,主板可以,但标准已全面收紧。业内人士称:“监管层的思路就是要严格退市,不鼓励借壳。”

 

其三,借壳上市不确定性高。

 

从筛选合适的壳资源,到双方谈妥,披露方案,过会,中间每一步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
 

正如上面提到的分众传媒,计划进行了一大半,没想到“壳公司”宏达新材突然因为“信息披露涉嫌违规违法”被立案调查,“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暂停上市风险。”对壳公司的股东来说,煮熟的鸭子飞了,对投资者来说,豪赌进去很可能血本无归,至于分众传媒,估计也要另谋出路。

 

其四,借壳上市是内幕交易高发地。

 

因为借壳上市关联方众多,一不小心就会走漏风声。典型案例莫过于:2006年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,广发证券总裁将内幕消息告知并指使他人买卖股票,获利5000万元,最后锒铛入狱。

 

所以,想借借壳上市这题材,来发掘潜力股的投资者,要睁亮双眼,别最后,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

 

而重仓了宏达新材的朋友,这个周末估计只能关灯吃面了。

 


本文为财子佳人原创作品。图片来源:昵图网;风险提示: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任何承诺与保障。过往表现并不保证未来业绩,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;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财子佳人

财子佳人

277篇文章 7年前更新

说人话的投资小报 微信公众号:财子佳人

文章